高效学习七堂课

《高效学习七堂课》学习笔记

2022年,我读了很多好书;
树立健康金融知识的《价值》《传世投资》《时间的玫瑰》《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带来启发的书《小米创业思考》《杜月笙全传》《人间修炼指南》《白说》《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什么》,零零总总,三五十本还是有的。

不同的是,上面列举的书,给我半个钟时间准备,我基本上能讲个七七八八,或许不尽完整,但核心重点我有信心不遗漏的表达出来。
还有俩本书,知识结构更紧凑,我能看懂,但最少需要花一周时间才能表达出来,一本是知乎大神的《认知红利》,一本是秋叶老师的《高效学习七堂课》,认知红利我曾推荐给夫子老板阅读,看后反馈非常棒,高效学习我目前看了第三遍未遂,整理了110条笔记。
趁等飞机的间隙,梳理汇报给大家:
提示:今天文章微长,我拿十块钱担保,阅读完肯定有收获
1、如果你已经有很好的知识框架和工作技能,可以带着知识框架去学习,碎片化学习正好用来丰富知识框架。普通人往往既缺乏知识框架,又缺乏工作技能,如果也沿用碎片化学习方式,就会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零乱,学习效果远远不如系统化学习好
2、大部分人在没有对一个领域建立知识框架前,越是进行碎片化学习,越是容易使大脑堆积大量的信息,而不是一个知识体系。信息没有办法得到梳理,人也就体会不到学习的价值,从而越学越焦虑
3、我还发现,对大部分人来说,在成为学习高手前,要先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如果对自己学习的方向没有信心,就会反复在选择方向这个事情上纠结,迟迟不能进入学习模式。

还有很多人是“阅后即焚”的学习模式,学得快忘得也快,这是过于重视学习而忽视训练和复盘结果,因为没有通过反复练习或记忆强化自己的理解,就无法形成对知识的“肌肉记忆”。
更有人学完一门技能,就只能用在某个领域,明明可以借鉴到其他领域,但就是想不到。
4、 一旦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得到的一个额外好处就是不容易焦虑。很多人焦虑是因为担心这个时代变化太快,自己一不留神就错过了什么。一旦真正理解高效学习方法,就会明白,学习一个新领域知识的速度比自己想象的要快很多
5、天赋教练刘佳老师在她的文章里说,“一个人找到自己的天赋有4条线索:①内心的渴望;②自己一学就会的技能;③很容易融会贯通的领域;④做了以后很有满足感的事情”
6、我刚刚进入PPT圈,是个新手,自己时间也不值钱,所以我当然是把全部时间用于快速提升PPT设计水平。学了3个月,我就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得让别人知道我的PPT制作能力啊。所以我就花了很多时间去创作PPT作品,制作有传播能力的作品,这就需要我学习新媒体运营。
等我新媒体传播有了效果,虽然当时PPT制作水平不怎么样,但我很快引起出版社关注,我很快得到写书机会,这就相当于我要从有传播能力进化到有文字分享能力。等我的书《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出版后,一下子就把我的势能带起来了,培训业务也就起来了,这就需要我提升培训能力、和甲方的需求沟通能力以及商务合作谈判能力。等做了六七年培训,在线创业的机会水到渠成地来了。当我决定把PPT在线教育市场做起来时,我还要招募团队,培养我的团队管理能力,才能把“蛋糕”做大。
7、现在有些人分享一个月阅读30本书的方法,并把这种进展视作学习达人的标志,我觉得这种标准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书的内容是超出自己现有知识框架,那么想快读也快不起来,只能慢慢读,精读,争取先把这本书读通,再多看几本相关联的图书,才有可能让自己豁然开朗,再看同类图书时,就会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受。
读书,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不行,但是不讲消化吸收,一味拼阅读量,则读得越多越容易让信息堵塞大脑。就好像武侠小说里讲究先把任督二脉打通,因为内力深厚了再学什么武功招式才能一学就会。
8、如果一本书的内容并没有超出自己积累的知识框架,甚至十分钟就能翻完,那么这并不能让我们有什么实质性的提高,只会让我们的阅读清单变得好看一点儿。真正能让我们提高的书,往往是阅读起来很痛苦的书,毕竟画知识框架树不是容易的事情。

9、效率提升100倍的主动学习模式;
就算看了一本好书,并用这本书的内容搭建了知识框架,这并不足以让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成为一个相对专业的人,而是需要不断调用、激活这个知识框架,甚至在实践中不断印证,才能慢慢把学到的知识内化。

其实在读研究生阶段,老师的要求往往是以下3点。
把研究领域里面所有能看的经典图书都看一遍,这种书一般不多,先看10本。把研究领域里面所有能搜到的高因子论文都看一遍,先看200篇左右。围绕这个领域先写一篇几万字的文献综述,就是写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量,但这样就能把学生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框架搭起来,在一点一点地查资料和往文献综述填内容的过程中完成知识体系的搭建。
所谓读硬书、做硬事和下硬功就是这么来的。
主动学习者应该养成带着问题去搜索的习惯。过去我们是通过看一本书,读相关文章去学习,今天我们是围绕一个知识框架树去主动搜索相关的文章、相关的书籍、相关的论文和相关的专家,去阅读、分析和请教。
10、木桶思维:围绕黄金能力圈,构建能装水的木桶;
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所学的专长或技能,能否帮助自己构建一个解决某类特定问题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不应该问自己该不该学写作——我们应该问自己,学会了写作能解决什么领域的问题?然后还需要学习哪些技能,才能让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们不应该问自己该不该学演讲——我们应该问自己,学会了演讲能解决什么领域的问题?然后还需要学习哪些技能,才能让自己的演讲能力得到变现?我们不应该问自己该不该学制作PPT——我们应该问自己,学会了制作PPT能解决什么领域的问题?然后还需要学习哪些技能,才能让自己的PPT制作能力得到变现?这才是面向能力的学习,这才是真正有目标的学习。

我的PPT做得还不错,后来做PPT培训、写PPT相关图书和做PPT在线教育都比较成功。于是很多人问我:“我如果学好PPT,能靠这个赚钱吗?”看起来,很多人认为我成功是因为有一样专长——制作PPT,老话也说“一招鲜,吃遍天”。但问题是在这个世界上,单就PPT技术而言,比我做得好的人的数量也许是以“万”为单位的,但是没有多少人能通过PPT制作专长走到我今天这样的局面,这说明仅仅靠一流的PPT技术并不足以支撑一个人走那么远。制作PPT只是我的一项专长,并不是我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做出工作中被认可的PPT,这项技能好比是一条地铁线,制作PPT的各种小技能就是地铁线的停靠站。有了这条地铁线,任何人都能解决PPT领域的各种问题。

但是要想和我一样,在网易云课堂上把《和秋叶一起学PPT》单门课程做到超过10万人付费学习,就绝不能只会做PPT,起码还得拥有开发课程、推广课程和组建运营团队的专长,把这些专长和会做PPT的专长组合起来,才能带团队开发出受欢迎的在线课程。
>> 不是一种专长构成你的核心竞争力,而是一组专长构成你擅长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这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学过木桶原理,说一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市场上的钱好比是水,赚钱的能力好比我们有一个木桶,桶越大,越没有短板,就可以装越多的水,这没有错,但问题是——我们首先得有一个木桶。

11、 想要成为一名高效学习者,我们必须思考,要从池塘里打到水,我们的能力木桶必须有哪些构件才能拼装完整?很多人看到别人做某事赚到钱,觉得自己的短板是某样技能,也就跟着去学这样的技能,狂奔在补短板的路上,结果却发现原来自己连桶都没有。好多人看到我做PPT很成功,也想通过学做PPT赚钱,但只有木桶上的这一块木板还不够,还得拥有其他木板,才能构成完整的能力木桶。
比如想成为自媒体牛人,想靠写作赚到钱。
光会写文章还不够,还得知道如何运营新媒体,以及引爆文章的传播链;还得知道如何沟通广告主,写出优质的软广告;还得知道如何搭建团队,建立流水线分工以高效地响应各种需求;
名气大了事情多了,还得有项目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能力,才能保证协调好时间,控制工作完成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就写作而言,有没有能力比很多自媒体大咖更强的人?当然有。但假如这个人缺乏其他能力,就没有办法单靠写作赚钱,至少需要整合拥有不同能力的人一起合作,一起来组成一个木桶,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舀到水。擅长写文章不过是自媒体人能力木桶的底板,这让很多人忽略了成功的自媒体人的软能力,这些软能力构成了他们能力木桶的围板。
12、我决心把秋叶PPT做成一个教育品牌的时候,是先做了能力规划地图。我规划完能力地图后,发现自己要构建的是一个业务系统,最大的挑战是把个人能力的强项变成系统内团队的能力,也就是要培养团队各种商业运营能力,才可能在 Office教育市场做出品牌。
如果我继续强化PPT培训的能力,而不是提升和复制做策划、做新媒体的能力给团队,那么结果要么做不大,要么一个人累死。如果我只是想做一个出色的PPT培训师,不面向那么大的市场,那么我擅长讲课、运营个人自媒体和有丰富企业实战经验等优势就足够了,不需要费很大力气去做纵向整合或横向管理,人也轻松很多。但要做大事业,创业做企业,对人的能力要求就很高。其实我做培训师时觉得时间还是够用的,但一创业就天天熬夜,每天一睁眼就是做不完的事情,很辛苦。
这个时候我的家人承担了全部家务,我个人多年职业生涯打造的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和身体快速自我调节能力,也帮我一步步坚持到现在。我这种沾床就能睡,一睡就不管是多吵都能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显然在精力恢复方面占了先手。有了这个能力,我就可以快速恢复精力,做事效率比别人更高。
13、首先我们不要盲目地去攀比牛人,问他看什么书,听什么课,交往怎样的人。模仿他的现在,等于是要用小桶装大桶容量的水,根本装不下。我们得研究一个牛人的成长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他成长的能力木桶模型是什么,然后自己大概处于他的哪个阶段,能不能结合自己现在的能力对标牛人当时的阶段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框架,这样反而因为循序渐进而发展得更好。
14、精进力刻意练习,让技能成为本能反应;
学习不是为了知道答案,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为什么我说学习是“反人性”的,不像买衣服和买零食,花完钱很快就能享受。学习是有周期的,花钱学习后,必须自我持续练习一段时间,才能把学到的技能真正掌握,并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新能力,这个周期可能会很长。
15、逆袭思维:为什么有的人不怕落后
熟悉德鲁克的人,肯定听过他的目标管理SMART原则,意思是目标越清晰,越具体,越得到团队认可,越考虑资源限制,越有明确的完成期限,就越容易完成目标。

如果一个人每一次学习都不过是在同等难度上重复自己熟悉的节奏,等于还是在自己的能力圈里做了一次复习,他会多一些技能,但是依然处于平均水平,很难脱颖而出。
像今天很多人都打着坚持日更的旗号,却从来不追求日更文章的传播力,这样即便写上十年八年,也不过是低水平的重复,根本无法达到后来居上的超越。量变并不一定总是带来质变,除非你聚焦到长远目标上,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开始可能不显得有多快,但你围绕核心领域不断培养你的技能,丰富你的知识,深化你的认知,扩展你的人脉,提升你的节奏,那么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比大部分人进步得都快

请不要用工作量的累积,掩饰自己低水平的重复,这样永远不会像高手那样逆袭。
16、喜欢足球的人都知道,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是非常专业的。顶级足球俱乐部,给顶级运动员都配置了主教练、助理教练、守门员教练、体能教练、康复师、队医兼医疗负责人的教练组,会根据每一个球员的身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会依据球员恢复状况进行调整,必要时还会安排心理医生进行辅导。其实足球的常用训练方法都是差不多的,训练水平高低并不在于用什么与众不同的方法,而是在于高手是用科学方式训练,效果好,花费时间还少,而且不容易减损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简单粗暴的训练模式就是关起门来不停跑圈,还不见得增加运动体能,而足球又不是只比耐力。
这就是为什么喜欢健身的人,都愿意花钱请私教。私教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肌肉类型、身体状况和训练进展而随时做针对性调整,并提供训练反馈,让他更快看到成效。这种及时的专业反馈,对学习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人快速提高的关键。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这个理论的依据来自英国神经学家丹尼尔 •列维京(Daniel Levitin)的研究。
注意这段文字,可以改改就是线下课程、网络社群的招募FAQ,回答堪称经典,封神级别的黄金文案,直接照搬都有洗脑功效。
17、简单说就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练习”。换算一下就是:如果每天练习4小时,按一周5天计算,那么一周要有20小时练习时间,而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年左右时间,这就是“一万小时”理论。这个理论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因为这和普通人某些技能成长经验非常吻合。但也有人指出,中国学生从初中开始,每周平均学英语的时间都不少于20小时,经过了初中、高中和大学这10年,花在英语这门课程上的总时间绝不少于10000小时,可英语不过关的人比比皆是。
想想新手自己打2小时的乒乓球和教练训练新手打2小时乒乓球有什么区别?新手自己打乒乓球,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捡球。但教练带着打球,往往是带着一盆子乒乓球,一个动作,连续发四五十个球,很快就能让新手的动作在短时间内强化定型。按新手自己的打球方式,只能浪费大量时间去捡球,除了把小腿跑粗了,怎能指望成为乒乓球高手?所以光有训练时间还不够,还得有足够的训练强度。每天只练2小时,这绝对不是要成为乒乓球高手的态度,起码在一段时间内,每天投入三四个小时,还要保持足够的训练强度才行。

对乒乓球这样的技能来说,如果一开始动作不对,对“肌肉记忆”并非好事。比如有人的拉球动作不规范,因为他的错误重复而形成的错误“肌肉记忆”,很难被纠正。所以刻意训练强调在训练环节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否则练得越苦,可能错得越离谱。所以在体育领域、艺术领域和文化领域,人们学习的第一反应,是找一个好教练或者好老师。好教练能提供的价值是什么?是及时的反馈,帮你进行纠正。

刘翔跟孙海平练跨栏,孙海平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刘翔的动作,然后为刘翔提供反馈,确保刘翔能够及时纠正跨栏技术动作中不合理的细节。到了顶级高手阶段,教练得和运动员长期合作,得非常了解运动员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才能根据历史记录做有效指导,从而帮助运动员战胜强大的对手。

好教练不一定是个冠军选手。教练未必是在专项技能上比学员强的人,因为要成为顶级高手,还是需要天赋的。
教练的天赋是善于观察学员的状态处于哪个阶段,从而能为学员提供正确的反馈。这也解释了一个现象:全世界的学习者为什么都喜欢找名师?因为名师见多识广,知道现在学习者的水平处于哪个阶段,采取哪种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改进。像有经验的钢琴老师会为新手提供一个训练曲谱,一开始比较简单,逐步增加难度,让新手慢慢适应有挑战的钢琴曲。老师还会根据学员的演奏水平,让学员在某个阶段强化练习某个技巧。等学员有了一定基础,老师会鼓励他参加不同等级的考试,让他对自己的训练水平产生信心,从而一步步学下去。

这一段同样经典,思路照搬进行业,写进软文有神助攻一般的洗脑效果;

18、今天在微信朋友圈,总是能看到一些动不动被称为大神的刷屏海报,每天都是各种大神分享。我读书的时候,一个人要被称为大神,那真是极难的。而现在,一个人随便搞出一点成绩,就可以被夸张宣传成“大神”,其实我们只是碰到一个刚好把某项技能练到精通的人而已。普通人遇到精通某一技能的人就非常佩服,所以不要被10000小时吓住,从100小时的入门开始吧。
19、用碎片时间去学习也有很明显的弊端,就是看到的干货越多,遗忘的速度越快。甚至用大块时间去学习,看完一本书,写一篇总结,然后看下一本书,当时也许觉得学习的满足感很强,但过一阵子,会发现要么自己还是不会用,要么下次看到类似的书,还是觉得很新鲜。

好的学习方式,需要一遍遍强化已经学过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和新学到的知识链接起来。
对于高效学习者而言,一旦建立了知识框架树,他就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了解相关领域内的新观点、新案例和新素材,并利用碎片时间去思考和分享这些新的信息,反复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识框架树,用已有的知识框架树去解决问题。
这种反复使用或温习的方式,对我们真正掌握或升级自己的知识框架树,是非常重要的。
20、焦点思维:如果我们在阅读信息流时,主动带着关键词去阅读,就会出现学习领域的“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当我们拥有某件东西或某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注意别人是否具备这项特征。
比如当人怀孕后就更容易注意到身边的孕妇,而以前则会对孕妇熟视无睹。相应的如果我们在学习时有明确的关键词,那么在信息流中注意到相关的文章便是大概率事件。如果开始主动用关键词搜索,那么你还得意识到,自己的焦点在哪里,信息流的推送内容也会随着你的焦点而调整。请务必记住: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影响人工智能,除非自己毫无作为。
21、某种意义上“焚”的部分也是一个人以前就已经内化的知识。有的岗位过去就是用这样的工作模式,比如做广播电台节目需要日更,一个小时的直播稿,每天约1万字,365天不停播。
节目主持人每天看大量的信息,从中选择有新闻价值的,然后用大众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第二天他们马上又面对滚滚而来的庞杂信息流,再从中筛选编辑,日复一日。
不过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更多的是吸收和输出信息,而不是知识。他们的工作重心在于筛选、编辑和处理,而不是归纳和总结。这种信息处理的含金量就比整理成的知识框架树要弱很多,因为它难以沉淀和复用。
22、 好的学习者,要做的是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痴迷于成为所谓的“终身学习者”。要是学了那么多东西,还是不能解决自己或他人的问题,那么做一个“学习爱好者”的意义何在?要解决问题,就得认认真真分析那些解决了问题的人,到底是怎样做到的。这一课我会告诉大家,高手拥有的5种复盘技巧。
23、我认为大部分人更擅长的是复述,而不是复盘。就好像有人听了项目管理课程老师的分享,能画出非常漂亮的项目管理思维导图,或者手绘笔记,并能将老师的知识点复述得头头是道,那么这位朋友是否就掌握了项目管理,并且成了项目管理的高手?
现在很多人会去买书买课来学习,我认为好书和好课,都是值得买的,如果是自己需要的方向,趁优惠打折买下来,绝对是抗通货膨胀的好投资。但要说,会复盘的学习者是按自己的规划去学习,而不是听别人的推荐去学习。
会复盘的学习者会带着一组问题去评估他要学的课程:
(1)这门课程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我当务之急吗?
(2)课程目标学员是怎样的人?我是目标学员吗?
(3)课程承诺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能满足我预期吗?
(4)有没有逻辑清晰的课程大纲?知识点我过去听过吗?
(5)学习周期多长?学习组织形式是什么?和我时间冲突吗?
(6)课程提供了哪些有效刺激学习的激励手段?对我有帮助吗?
(7)课程的学员报名数量和口碑如何?我能信任吗?
24、 如果一个人的大脑总是依赖对或错的强度刺激,说明他并没有学到复盘的技能。下一次学习时,如果他依旧无法确定对还是错,就还是会依赖别人的推荐——这个课好,我要去学;那个课牛,我也要报。在我看来有些人并非不爱学习,而是不会学习。学霸并不是天天把时间花在学习上的人,而是擅长学习的人。会学习的人学完知识,会把学到的零零碎碎的知识归纳到自己的知识框架树里面,并形成结构化输出,用于指导自己下一次的工作或学习,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25、拆解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得读懂别人做每一件事的细节,这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持续地记录。对于很多技能训练,仔细观察、拆解、模仿高手的动作,比自己盲目花时间在训练上要重要得多。前文有提到请高水平教练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反馈,但也离不开自己的思考和摸索。
100米短跑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以为随便跑一下就行了,但在一流田径运动员眼里,这100米是由一系列技术细节构成的。100米分为起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等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技术要领。以起跑为例,专业选手需要记住一系列技术细节,再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打磨自己的技术动作和反应速度,

对比一下,我们也跑过100米,但只学到一个动作:拼命跑。
我们根本看不到这些细节,更谈不上针对一个个细节去打磨自己的运动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在专业运动员眼里,我们即便天赋再好,也是业余选手,我们是野路子打仗,碰不得正规军。
再比如我们学PPT,不能只看到别人的PPT好看,还得一样一样分析在这页好看的PPT背后,高手选择了怎样的排版方案,选择了怎样的素材风格,在字体、形状、图片、图标、图表和配色方面做了怎样的细节设计,从而使得这页PPT变得与众不同。
如果能把别人的技能细节给拆解出来,我们就能更快地进行专项练习,在某个点先追上高手的水平,再强化自己其他短板,这样就把一个大的技能练习,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技能练习,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所以说,判断一个人在一个专业领域积累得深不深厚,标准就是他能否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别人在这个领域是否专业,处于怎样的水平。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方式,只有经常进行复盘的人才会慢慢建立起这样的判断力。
多说一句,如果通过复盘,觉得现在的位置挺适合自己,你完全可以不那么拼命,反正已经能生活得很好。确认自己处于合适的位置,你才心里踏实,不会因为看到身边的人正在努力努力再努力,精进精进再精进,而担心被落下,害怕被甩开。
你会开开心心地去看你的电视剧,因为你清楚,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变成那个又快又好又出活的学霸。这才是学霸应该有的境界,通过学习看清自己,看见别人,不焦虑、不着急,从容不迫过着自己的人生。这一切都需要真正理解什么是高质量的复盘。
27、换位思维:不要觉得自己是个锤子,全世界的问题就都是钉子;

台湾作家高阳写的小说《红顶商人胡雪岩》里面写胡雪岩做生意有句话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这句话其实表明胡雪岩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所以他在做生意时有同理心,理解别人的需要,想出互惠互利的方案,这样的合作才能长久。
一个人要更好地学习,就要理解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能强求一致,给这个世界找标准答案。我们通过复盘,也要了解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不同在哪里,大家各自的合理性在哪里,能想清楚别人诉求的合理性,才能更好地沟通和合
28、高质量复盘不仅是总结过去,更要总结出未来可以产生复利的模式。很多人学习是信息记忆式的,容易记住大量知识碎片,看起来大脑信息存贮满满,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很多喜欢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朋友,只记住了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眼界,却不知道高手的技巧不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而是把学通的那项技能,复用复用再复用。
我们提倡要从碎片化学习到框架式学习,不是要把大脑当硬盘,而是要以点连线,把碎片知识变成结构化体系,并且争取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才是高效学习的目标导向——解决有意义的问题。我们还强调学会用某个框架解决某类问题后,要练习练习再练习,直到这个技能成为自己的“肌肉记忆”。
29、有框架才能被复用,有复用才能带来复利,有复利人们才愿意持续学习。不能复用的学习,等于是用无限的学习进程谋杀有限的人生长度。我们在职场写作课中系统总结了写作带来的4种构建复利的方式,我们可以用这些复利路径去复盘我们的学习成果,思考能否带来复利。
4种复利方式。
质量复利:高质量的文章可以被反复推荐,带来认同,这就是质量复利的一种。
分发复利:写得合格的文章,可以分发到不同的流量平台,带来不同的流量回报。
变现复利:可以把得到认可的文章结集出书,改成分享、微课或培训内容,得到多元化变现复利。 
人脉复利:可以通过文章链接别人,也可以在文章中帮助别人,这都是人脉复利。
30、学习带来的成果不一定是写作,也可以是技能提升,也可以是知识丰富或观念改变。我们一样要思考:当我们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在哪个方面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内容带来持续的回报?一件事情我们能想到的回报可能越多,这件事情产生的价值往往越大。
比如我们学写字,一般人可能只联想到平时工作中写字好看一点点,但是稍微有一点复利思维,我们就能想到以下不同的用途。出门旅游,寄手写明信片,朋友会感觉更温暖;读书看到金句,手抄后拍照发朋友圈,人设更饱满;在新年时给亲朋好友手写一封信,更有仪式感;买本好书送给朋友,在空白处写上一段读后感;带着孩子一起练字,自己字变好了,孩子字也写好了;学手绘,在手绘里加上手写字,感觉更好。
如果我们想到的写作复利越大,那么练好字的动力也就越强,像很多畅销书作者,甚至要请人设计签名,然后花点时间练好,因为需要签名的地方太多了,字不好影响个人品牌形象。
在复盘的时候,请务必想一想,自己新学到的观念、知识和技能,在哪些方面可以产生复利?这样去思考,不但能让自己学有所用,而且因为发现了学习的价值,下一次学习更容易动力满满。
31、不是输出就能倒逼输入,高质量的输出才能倒逼输入。事实上,不少人是用低质量的输入替代了真正的努力。一个人到了30岁还每天喊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充电充电再充电,颠覆颠覆再颠覆,去一个又一个会场追随崇拜那些大咖们,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一个人到了30岁,就不能只是一个学习者,还必须是一个很好的输出者,输出自己的工作成果,输出对别人有价值的内容。
32、古典老师在《跃迁》这本书里提到“输出倒逼输入”——这句话很对,如果加上一个定语更好,高质量输出倒逼输入。
现在网上坚持日更,指望跃迁的人很多,但低水平的日更是无法带来量变的。在关于“精进力”的课堂中我就谈到,高水平选手会对标专业选手的标准去努力,遇到问题复盘时也会比照专业选手思考自己在每个动作上的差距,并面向高标准去逐项提升,缩短差距,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进步。
一件事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质量标准,很难做好。标准有3种:①公认的技术指标;②行业优秀标杆;③自己的历史标杆。这些标准难度依次递减。
33、虽然我们经常勉励一个人,说不要和别人比差距,要和自己比进步。这话用在起步阶段鼓励人没错,但是这句话也隐含一个风险,会出现对标的标准在不知不觉下滑,自己还把输出工作量等同于输出质量的情况。一开始是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发现进步停滞不前就变成每天坚持做一点点,再过一段时间,每天做的一点点都陷入敷衍状态,最后就变成每天退步一点点。
34、不坚持对标行业一流水平,就会故步自封,缓慢滑坡,看起来在努力,其实是一名“伪学习者”。反过来说,为什么人人都想挤破头、花大价钱加入优质圈子?就是因为优质圈子里能人多,每个人都坚持高标准的输出,自然带动整个圈子的输出能量。好的圈子、好的环境里面的人会时时刻刻用他的进步、他的成果提醒后进者要努力,这对后进者是一个巨大的激励。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线下教育比线上教育更贵。
如果未来线上教育的技术手段和运营模式进化了,线上同伴环境越来越好,大家发现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更好的圈子在线上,自然更愿意花钱买线上教育。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线上教育圈住更多的人一起互相激励互相交流,其实更容易做到。选择和对的人在一起,哪怕付出一些代价,自己仍然更容易实现跃迁。
这就是高效学习者的跃迁思维,他们要解决低水平勤奋的问题,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够了。
每天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今天的工作质量能帮我离目标更进一步吗?对标牛人,加入牛人的圈子去学习。站在学习的角度,牛人会怎样设计自己的学习输出?我认为下面7种模式,难度依次提升,可以看作难度由低到高的输出跃迁。
注意上面这段话,同样植入软文中,会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想不到的角度。
35、“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先生的这句话讲的是“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好的记忆”,放在今天可以改成“不做笔记不读书/不听分享/不学网课等”。特别是线下交流,很多人已经习惯看到精彩的内容,不是做笔记,而是马上拍照,顺便发个朋友圈
36、这就是一个有行家思维的人,在进入另外一个行业时的做法。他会提前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把自己观察到的信息梳理成新行业的知识体系框架。我发现很多行家或学习高手都是这样的,在接触陌生领域时,会带着类似的一组问题去交流,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更多信息。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绝对是一种稀缺的学习能力,提出好问题,往往能激发出好答案。特别是有结构化的一组提问,就是一种好输出,在很多场合都用得上。
>> 从这个意义上讲,会提问的人才算得上牛逼;
37、视觉思维:让别人看见你的收获;
人的输出包括文字输出、语言交流和视觉输出。用一句话形容视觉化输出的价值:好图胜千言。下面这一张图,表达是严于律己之人的“真”准时,及放松要求之人的“伪”准时。

认知视觉化需要先通过聆听、提问、观察及阅读,理解完整的信息,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核心要素或关键矛盾,然后做信息提炼,做减法,只留下最有价值的信息,最后用视觉化方式呈现,这种视觉思维对概念性逻辑分析能力要求很高。不管哪种视觉呈现方式,都可以作为素材放在幻灯片中展示,所以PPT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视觉呈现的容器。
PPT不仅支持图片,还支持文字排版、动画视频和3D模型,所以目前职场中使用最广泛的视觉思维设计工具就是PPT。如果我们用视觉思维输出我们的学习心得,这本身就是一种质量的提升;如果我们做了更多高质量视觉化输出,这也意味着我们提升了自己的学习强度。
38、清单思维:高质量输出者都是清单控
高质量的输出,应该对未来的工作有指导意义。阿图·葛文德在《清单革命》一书中提到,医疗行业为了避免手术流程失误而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引入了清单管理的概念。这样完成清单表上的一项工作,才能进入下一流程工作,这个小小的清单,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在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到处可以见到SOP一词,SOP是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这3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即标准作业程序。
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SOP的精髓就是将细节进行量化,然后标准化。

有了这个检查清单,即便是从来没有做过标题检查的人,也可以开始自己的工作。这就是有清单思维的高效学习者要随时考虑的,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变成可以人人标准化执行的程序,才是有质量的输出。
39、成果思维:不解决问题的学习都是自嗨
完成学习后,输出分享文章也好,输出一组提问也好,输出思维导图也好,输出检查清单也好,都是学习成果。
最根本的成果其实是通过学习拥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输出质量,就是一种成果导向;追求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更高的成果导向。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标准化,变成清单,在整个团队内复制,就是成果的扩大化。
所有的学习到最后,都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再解决团队的问题,最终解决更大的问题。从解决问题的标准来看,很多人学习后输出文章,思维导图算不算成果?实际上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40、高效学习者之所以高效,就是因为他认认真真思考了产出的问题,思考了产出成果在哪些方面解决问题,并创造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学习变得有成效,而不是用了自己感动自己的手段。
41、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是起点,能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不同领域,才是高效学习者的目标。对擅长学习的人而言,迁移有3种模式。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能成为下一阶段的积累,这种模式叫精进。原有领域的学习成果,能成为下一领域的工具,这种模式叫跨界。不同领域的学习成果,能一通百通,找到共性的认知,
42、挑战思维:打破自己成长的舒适区
有本畅销书叫《少有人走的路》,该书作者M·斯科特·派克提出的一个观念深深打动了很多人:想进步,要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成长的过程一定要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比如挑战更难的目标,比如和一群学霸在一起成长,比如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倒逼自己成长。
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强烈刺激,很多人只靠自身的意志力,很难行动起来,更不用说坚持学习。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加入付费学习社群,第一,付费就是一种很郑重的仪式,告诉自己要认真对待这次学习,付费越多,坚持学习的意愿也越高;第二,加入一个愿意付费学习的社群,遇到一群上进的人的概率更大,在这样的人群影响下,自己会被带动,激发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去尝试新的可能,这就打破了自己的舒适区。从学习的角度而言,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打破舒适区,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跨界的过程。

注意上面,还是优秀话术;
43、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人们读完大学大约是22岁,工作30年就可以退休;而今天人类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国家已经立法把领取退休金年龄延迟到70岁以后。过去的教育制度下,大学学到的知识储备是为工作30年设计的,但今天人类已经面临职业生涯长度从30年延长到50年甚至是60年的大趋势,而且这个时代的科技进步一日千里,我们怎能沿用过去的经验,指望通过吃老本,平平淡淡过一生?
在自己年轻的时候,瞄准未来的赛道,不断跨界成长,不断跟上时代,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恐怕会成为每个人的共识。

44、100小时就可以入门,然后在工作中边应用边提升,并不需要刻意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我们所做的工作本身就是促进多种能力复合成长的最佳舞台,关键是要选好方向(定位),搭好体系(框架),请好教练(精进),善用网络(联机),多做总结(复盘),强化输出(成果),轻松跨界(迁移)。
45、在成为跨界领域高手的过程中,不少人往往忽略了一点:需要学习的很多技能,本来就在其他领域被训练过。
一个乒乓球运动员,要练习羽毛球的话,肯定比普通人上手更快,因为很多基础练习其实都差不多。同样,在跨界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节约这些技能的学习时间,而且可以利用这些技能,加速学习新领域的知识。比如有位PPT设计方面的爆款课程老师名叫阿文,其PPT设计能力已经达到专业级,然后他又去学习H5设计。
就排版而言,他发现H5排版设计原则和PPT设计原则其实是一样的,他只需要理解了H5对排版的特定要求和规范,就很快能把他的PPT设计能力迁移到H5设计上,这大大节约了他成为H5设计高手的时间。等阿文研究透了H5设计,积累了大量交互式设计的经验,阿文又发现交互设计和微课开发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所以阿文开发的微课互动感特别好,特别受欢迎。等阿文积累了足够多的微课开发经验,他也可以发展出策划系列课程的能力,这就实现了技能不断跨界延伸和扩展的学习目标。
46、其实人们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有相关性的。一样能力打通了,就能触类旁通,快速延伸到更多相关技能领域。这样一想,打破自己的舒适区,跨界学习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所以普通人最好的跨界策略是横向跨半步——尽量利用自己过去的学习积累,而不是突然跨一大步,完全从零开始。其实就算是从零开始,又有什么可怕的?全力以赴两年时间,就能脱胎换骨,在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2年的投入并不夸张。

47、重复思维:先“举三反一”,再举一反三;
秋叶职场团队在研发PPT课程时,针对有这样困惑的学员,提出一个不同的教学理念: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
从学习的角度,就应该先“举三反一”,盯住一个能力点进行多次训练,然后才能让自己所学的知识或能力得到消化,才能去多个领域举一反三,增加复利价值。很多人如果不重复运用一种能力,真正形成对这一能力的认知,根本不会想到如何去举一反三。
所以秋叶职场团队的网课往往针对一些关键技巧,设置了多个练习作业,为了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单调问题,还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出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场景去训练,避免学员因为单调重复而放弃学习。
48、大部分人,没有把一项技能先练到精通,又何谈触类旁通?所以我强调,要跨界,必须对有价值的技能进行足量的重复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真正通过复盘拆解出这种能力背后的动作,一方面要打磨自己的技能细节,一方面要思考这些技能的迁移场景,这样才能从“举三反一”的训练阶段,进化到举一反三的迁移阶段。千万不要在某一种能力还没有培养到精通的时候,就去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否则表面上一直在跨界,但始终浮在面上,没有办法真正做到能力迁移。
49、套路思维:用老套路解决新问题,用新套路搞定老问题;
 抖音和微信订阅号,一个是短视频赛道,一个是图文写作赛道,看起来差距很大。但是用对学习大纲,我们发现学习抖音时依然可以新问题老办法,借助我们熟悉的方法,快速建立抖音知识框架,在这个知识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马上就可以拿着这些问题清单,一个一个搜百度、微信、知乎、论文和图书,然后把这些知识加以整合归纳,马上就可以让一个人快速了解抖音入门知识,实现知识框架的迁移。
一旦有了各种知识框架,并有了主动迁移意识,学习另一个相关领域的速度,就能成百倍地加快。这就是为什么要努力构建不同的知识框架,虽然第一次学习会比较累,但是以后每一次跨界的学习效率会成百倍提高。

50、给文章起标题为例,虽然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一旦搞清楚了微信公众号起标题的方法,基本就可以沿用这一方法去为微博头条和今日头条的文章起标题,甚至复制起标题的技巧到抖音文案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无非是要针对不同平台受众选择不同的句式和关键词,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推荐。因为有了一致的知识框架,在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交叉印证,我们就会越学越快,越学越能够互相启发,知识框架也越来越完善,兼容性越来越好,我们的学习能力就可以在更新迭代知识框架的过程中提高。

51、新问题可以借助老办法,老问题有时候也可以引入新思路。新的思路也许就是别的领域非常成熟的套路,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新办法消化吸收,嫁接过来解决老问题,这往往有奇效,也是一种跨界能力迁移。我在研究线上训练营运营时,感觉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指导小伙伴设计运营思路。我们的秦阳老师推荐了一个TED视频,名字叫“游戏奖励大脑的7种方式”,这个视频总结了游戏引人入胜,甚至让人成瘾的原因,并探究人类学习有怎样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思考如何将游戏中这些符合人类学习规律的设置反过来应用到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
52、不同领域的方法不一定是万能的,方法是有不同层次的,有的方法更通用,有的方法是只能在一定边界内有效地解决问题。最基础的方法,是数学里面的归纳和演绎这类的。如果所有的问题都用最基础的方法去解决,那会非常耗费精力。所以在具体的领域,每个学科都发展出了非常棒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我们说的套路。学习这些成熟的套路,再应用到自己的工作领域,是非常好的跨界工作方法。
所以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写了一本《穷查理宝典》,提倡多元思维模型。为了再次强调将自己熟悉领域的套路思维进行跨界迁移应用的重要性,这里就引用芒格在该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本节的结尾,“高等教育的错误程度让人吃惊,学科之间毫无关联,每个教授并不了解其他学科的思维模型,将其他学科和他自己的学科融会贯通就更别提了,这是致命的”
53、建模思维:构建自己的模式识别能力;
越是要跨界,越是要建立这种宏观的模式识别的能力,否则会掉入细节判断中,根本无法做宏观思考,容易被别人带乱节奏。掌握比较复杂的模式识别能力需要强化学习和自我训练,然后建立对特征数据的专业敏感度。这就好比是专业炒股机构和业余股民的区别,前者通过数据建模来开展工作,后者依赖直觉和小道消息建仓,因而后者更容易遭受损失。

 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模式升级了,就会意识到如果其他人认知模式不升级,那么他无论如何努力学习,都很难做到真正改变,很可能一辈子停留在现在的自我强化模式中。比如不少生活在四五线城市的老人坚持认为找个稳定工作,就能幸福一辈子。
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很难注意到这个时代的变化趋势,即使时代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这导致很多在大城市的子女和父母发生冲突,又无可奈何。人很难和具有不同认知模式的人对话。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要改变“心智模式”,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不通过学习,是无法建立起更好的、更有判断力的“模式识别”能力的。

模式识别的角度去观察刻意训练和挑战舒适区这些说法,我可以断言:刻意训练一万次,如果还用老模式,那可能只是低水平勤奋;挑战舒适区,如果不接纳一个好模型,那可能只是从一个认知大坑跳到一个新的大坑
54、合作思维:选对合作伙伴,形成互补能力圈;
企业家用的是创业者思维,创业的过程就好比在市场上打造属于自己的木桶。对创业者而言,他们并不把解决问题的焦点放在填补自己的短板上,他们需要先有一个能装水的木桶,哪怕它有明显的短板。市场上的水就是现金流,有了能装现金流的木桶,创业者就有机会引入更好的木板来加长短板,装更多的水,让企业变大。打造能力木桶模型不等于要掌握全部的能力。企业家会用资源互换方式去思考如何找到好的合作者,互相弥补短板,让自己能够快速跨界到新的领域。

人生有限,在不同的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合作思维。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多花钱多花时间在提升个人能力上,争取输出高质量的成果,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能力标签,创造与大咖、牛人或者名企合作的机会。等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可以考虑利用自己积累的各种资源找到合作者,一起去做事情,不管是在原来的能力圈里做大,还是选择进入新的能力圈,选对合作伙伴比自己单枪匹马更快。
多说一句,懂得花钱买别人时间的人,才能让自己跑得更快;懂得给别人时间支付合理价格的人,才能让大家愿意跟着跑。

整理说明;
大家现在看到的54条书摘,是我在110条(32000字)里面二次筛选出来的简化版,原文中很多复杂的逻辑我没有带进来,字数实在太多。另外,这本书配置了大量的图片和图表解说,大约几十张图片,我从微信读书导出来非常不方便,非常遗憾我也省略了。
这本书绝对值得所有创业者阅读,甚至可以作为年度目标,用费曼学习法讲出来,你最少提升几倍。
我个人也可以用十块钱担保,你如果能认真看完这本书,会成为23年最伟大的投资。

我找了几个链接(第二个链接是我看的书),其他书籍同样值得观看;
退一步讲,现在电商项目都很难,如果能在其他领域复制出来一个秋叶老师,绝对有搞头。
买几本书,当个项目研究也是稳赚不赔。

后记:
各位读者,再有2小时我就回临沂了,现在上海等火车;
趁还有点时间,简单回顾下这趟旅行吧

首先,要有票价思维;出来玩开心放松很重要,但是也不能瞎基霸玩,飞机上看本书,做火车听套课,闲着也是闲着,风景看够了和店主聊聊天,票价就轻易回本了。我认为每次出来都挺有收获的,不论是自己的学习,还是阅历的增加。
事实也如此,现实中各路商家都很努力;
民族村卖香薰的大姐,30多种香囊各种功效,网络中当个直营项目也有搞头。落地西双版纳,旅游公司5块钱拉你从火车站到市区,肯定是亏欠的,但是全程直播带货,在车上就卖出了几十张门票,令人唏嘘。
当然,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见闻,等我回临沂慢慢聊吧
车进站了,我撤了;
拜···

我是独孤思维,提供副业赚钱项目。添加站长微信:dugu5288,免费送最新网赚资源2000G

备案号 鄂ICP备20006764号